三氯乙烯的危害 三氯乙烯中毒简介
三氯乙烯的危害有哪些大家知道吗?三氯乙烯中毒大家应该都听说过,毒素会危及全身,特别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的作用,大家一定要注意,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三氯乙烯的危害
三氯乙烯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健康危害:该品主要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亦可引起肝、肾、心脏、三叉神经损害。 急性中毒:短时内接触(吸入、经皮或口服)大量该品可引起急性中毒。吸入极高浓度可迅速昏迷。吸入高浓度后可有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接触数小时后出现头痛、头晕、酩酊感、嗜睡等,重者发生谵妄、抽搐、昏迷、呼吸麻痹、循环衰竭。可出现以三叉神经损害为主的颅神经损害,心脏损害主要为心律失常。可有肝肾损害。口服消化道症状明显,肝肾损害突出。 慢性中毒:尚有争议。出现头痛、头晕、乏力、睡眠障碍、胃肠功能紊乱、周围神经炎、心肌损害、三叉神经麻痹和肝损害。可致皮肤损害。
三氯乙烯中毒简介
三氯乙烯中毒是接触过量三氯乙烯引起的疾病。三氯乙烯是中枢神经系统蓄积性麻醉剂,并对肝、肾和心有损害。
急性中毒出现酒醉样、头痛、头晕、易激动、癔病样表现。重症出现中毒性脑病及肝、肾和心脏损害,恢复期可出现神经抑郁、类偏执型精神病。
急性三氯乙烯中毒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颅神经和明显的心、肝、肾损害虽有发生, 但均较少见。
根据接触情况及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可作出诊断。但应与其他原因引起的意识障碍、颅神经及心、肝、肾疾病相鉴别。
尿和血中可检出三氯乙酸和三氯乙醇。慢性中毒表现为中毒性神经官能症、中毒性心肌炎、肝脏损害及周围神经病,常损害三叉神经感觉支,出现味觉及嗅觉障碍,面部和舌前部感觉障碍。三氯乙酸可引起接触性皮炎。除脱离接触外,主要为对症治疗。
医治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接触三氯乙烯的作业,如使用三氯乙烯清洗金属表面油污、 干洗、用作溶剂或萃取剂以及三氯乙烯的生产等所发生的急性中毒。
轻度中毒表现的短暂浅昏迷系指呼吸、脉搏、血压均正常、深、浅反射仍存在且在一小时内迅速恢复、预后良好的浅昏迷状态。持续时间较长的浅昏迷应列入重度中毒。
轻度中毒患者可伴有轻微的心、肝、肾功能改变,但这些变化往往不如意识障碍出现得早,且多为一过性,故未列入轻度中毒的诊断标准中。
三氯乙烯中毒引起三叉神经等颅神经损害主要见于国外文献报道,对其病理性质的意见尚不统一,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三氯乙烯的危害
急性中毒时,尿三氯乙酸含量往往增高,但在我国现有条件下尚难普及此项检查,因此尿三氯乙酸测定仅列为参考指标。
致病原因
本品用于机械仪表制造业的金属脱脂和金属零件清洗,化工行业作油脂、树脂、橡胶、硝化纤维和生物碱的溶剂及制备农药的原料等,也用作冷冻剂、杀虫、消毒剂及洗衣业干洗剂等。
三氯乙烯中毒(trichloroethylene,CHCl=CCl2)为有芬芳气味的无色液体,呈高度脂溶性,遇火焰或紫外线可生成光气。
急性三氯乙烯中毒是短期内大量吸入其高浓度蒸气或液体所
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为主,累及心、肘、肾等脏器的全身性疾病。急性中毒主要发生在其生产、贮存、运输及使用过程中,因开放性操作或管道设备意外泄漏等使作业者短期内大量吸入其高浓度蒸气所致。一般在1~5g/立方米空气浓度下1~2h或6~20g/立方米下数分钟即可发生急性中毒。在极高浓度下(53.8g/立方米)可迅即发生昏迷甚至死亡。
因偶发事故,三氯乙烯液体溅染大面积皮肤、粘膜或裸手浸泡操作等,单纯经皮肤吸收而致急性中毒者很少见。偶见因误服致急性中毒者。
临床表现
对人体的危害分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急性中毒:
轻者呈头痛、头晕、耳鸣、酩酊感,步态不稳,疲乏,易激动,癔病样表现,嗜睡或失眠,肢本发麻,震颤,肌肉和关节疼痛等。
重者谵妄、抽搐、神志不清、昏迷、呼吸麻痹或循环衰竭。可引起中毒性肝炎及三叉神经麻痹,呈嗅觉、味觉障碍,面部、舌前部感觉丧失。慢性中毒:
呈疲乏无力、工作能力减退,头痛、发作性头晕、睡眠障碍,胃肠功能紊乱,心悸,胸部压迫感,心律不齐,周围神经炎,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和肝脏损害等。三叉神经麻痹的特点和急性中毒后所见相同。皮肤接触能引起皮炎、湿疹及造成皮肤干裂和继发性感染。
以上就是关于三氯乙烯的危害的全部内容,感兴趣的可以看一下,看完记得分享,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就请关注我们网站吧。